詳解四大飲食地雷 輕鬆避開脂肪肝陷阱

詳解四大飲食地雷 輕鬆避開脂肪肝陷阱

現代人生活忙碌、飲食不規律,加上美食誘惑無處不在,不知不覺間,我們的肝臟可能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。「脂肪肝」這個以往被認為是肥胖或酗酒人士專利的健康問題,如今已日益普遍和年輕化。它被稱為「沉默的疾病」,因為在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,但若掉以輕心,長遠可能演變成肝炎、肝硬化,甚至肝癌。

幸運的是,絕大多數的脂肪肝,是可以透過調整生活方式,尤其是飲食習慣來預防和逆轉的。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,還是在享受假期的旅途上,只要我們懂得辨識並盡量避開以下四大「飲食地雷」,就能有效為肝臟減負,守護健康!

延伸閲讀:
脂肪肝基金會建議:八類超強護肝食物

地雷一:酒精飲品

美酒佳餚是許多人放鬆和社交的方式,但建議淺嚐即止,以免損害肝臟健康。

酒精是誘發脂肪肝最直接、最主要的原因之一。當酒精進入人體後,90%以上都由肝臟負責代謝。在這個過程中,會產生名為「乙醛」的有毒副產品,它會直接損傷肝細胞,干擾肝臟正常的脂肪代謝功能,導致脂肪不斷堆積,形成「酒精性脂肪肝」。

除了脂肪肝,正如相關研究所指,經常飲酒還會顯著增加患上口腔癌、咽喉癌及食道癌等消化道癌症的風險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酗酒人士容易對酒精產生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賴,不僅摧毀身體健康,更可能引發焦慮、抑鬱等情緒問題。

酒精飲品-肝臟代謝
酒精是誘發脂肪肝最直接、最主要的原因之一。

地雷二:高糖食品

許多「愛甜一族」可能平時正餐飯量不大,卻對甜品、珍珠奶茶、蛋糕等愛不釋手。然而,這些高糖食品正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元兇之一。

當我們攝取大量精緻糖分後,血糖水平會急劇飆升。為了穩定血糖,身體會分泌大量胰島素,而肝臟會將這些暫時用不完的糖分轉化為脂肪(三酸甘油脂)儲存起來。長期如此,肝臟便會像個倉庫一樣,被脂肪塞滿。這種由糖分引起的脂肪肝,長遠更會誘發第二型糖尿病和肥胖問題,形成惡性循環。

建議大家要時刻注意控制每日的糖分攝取量。例如,外出購買飲品時,盡量選擇「走甜」或「無糖」;若當天已經吃了甜品或高糖水果,就應避免再進食其他含糖食物。

地雷三:反式脂肪

「反式脂肪」這四個字聽起來可能有些陌生,但它其實潛藏在我們許多日常美食中。經常進食含反式脂肪的食物,不僅會使體內的「壞」膽固醇(低密度脂蛋白)超標,更是導致脂肪肝的幫兇。

反式脂肪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脂肪,身體極難代謝。它會促進肝臟發炎,並直接增加肝臟的脂肪含量。許多港人外遊時愛吃的炸魚薯條、精緻的西餅糕點,或是喜歡買來當作手信的餅乾、曲奇、蛋捲等,這些經過高溫煎炸或烘焙的酥脆食品,大部分都是使用氫化植物油(如起酥油、人造牛油)製造的,而這正是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。

選購包裝食品時,學會看成分標籤,盡量避開含有「氫化植物油」、「部分氫化植物油」、「起酥油」等字眼的產品。日常飲食中,應以天然食物為主,減少對高度加工食品的依賴。

反式脂肪
經常進食含反式脂肪的食物,不僅會使體內的「壞」膽固醇超標,更是導致脂肪肝的幫兇。


地雷四:飽和脂肪

旅途中品嚐當地特色美食在所難免,例如香氣誘人的香腸、肥而不膩的滷肉飯,這些美食的美味秘訣,往往來自於豐富的動物性脂肪。

飽和脂肪主要來源於動物的脂肪,例如肥豬肉、肥牛肉、牛油、豬油等。過量攝取飽和脂肪,不僅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更會促進肝臟製造更多的「壞」膽固醇,加劇肝臟的脂肪堆積。

享受美食應有度,偶爾放肆過後,更要懂得回歸清淡。日常煮食時,建議多以富含不飽和脂肪的植物油(如橄欖油、芥花籽油)代替動物油,並多採用蒸、煮、灼、涼拌等烹調方式,代替煎、炸、紅燒,這樣不僅能減少油分的攝取,更能從根本上降低飽和脂肪的攝入,改善整體健康。

值得一提,改善脂肪肝飲食的重點並非在於徹底杜絕以上食物,而是建立均衡的飲食模式,包括減少攝取糖、油、鹽,增加攝取蔬果、蛋白質和膳食纖維。另外再配合定期運動與規律作息,維持理想體重,促進整體健康!

撰文:Tiffany

返回網誌

Liver Defence

强健身心:護肝勇士

歐洲研發護肝配方,護肝勇士 LIVER DEFENCE 蘊含特强SAM-e成分,有助肝功能强化、改善肝脂及預防肝硬化,兼顧骨關節靈活度及穩定情緒,守護身心健康。

立即選購

免責聲明

《營養百科》內的所有內容僅供大眾作一般資訊性參考,當中涉及的所有觀點皆與本公司產品無關。文章中的內容並無任何法律及醫療用途,亦不能取代任何專業醫護人員之診斷和治療,本公司概不承擔由此而引起的任何醫療及法律責任。如有任何醫療或健康方面的問題,請諮詢專業醫護人員。